“刚刚”是如何在9个月涨粉440万的?
过去的两个多月,常在微博上冲浪的网友大概都注意到了这样一位博主:他每天会发几十条微博,每条微博却只有短短一行;他经常出没在明星的评论区,并被大家热情打捞到热门评论;他的微博内容五花八门,不管是国家大事还是明星趣闻,都能第一时间覆盖到。
这位文字自媒体博主名叫“刚刚”,截至9月13日在微博上已经有了440万粉丝,单日阅读量过1亿,单日互动数超10万,被粉丝亲切地称为“刚子”。
刚刚目前粉丝量已达440万,单日阅读量过亿。图片来源:微博@刚刚
刚子是谁?“刚刚”是如何诞生的?为什么选择“刚刚体”?本期全媒派邀请到刚子,和他聊一聊“刚刚”的故事。
“刚刚”是什么?
每条微博不超过一行字,以“刚刚”作为开头,第一时间发布热点消息,范围涵盖时事、体育、娱乐各个领域,这个神奇的自媒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凭借着短小精悍的消息播报成为独特的存在。
“刚刚”的第一条微博发布于2020年12月19日,距离今天也不过短短8个多月。这9个月里,“刚刚”共发了9000多条微博,目前粉丝量达到440万。
“刚刚”的第一条微博。图片来源:微博@刚刚
从第一条微博开始,“刚刚”就使用了“刚刚体”,只不过帐号运营初期并不像现在这样受关注,每条微博只有零星的点赞和互动,发布形式也仅有消息本身。
“刚刚”运营初期的互动量并不高。图片来源:微博@刚刚
但几个月以来,“刚刚”发布消息的形式不断完善,除了消息本身,下方的评论区还会附上原文链接、截图等内容,方便想详细了解该资讯的受众浏览。
“刚刚”也时常出现在明星评论区,发布资讯的同时积极和他们互动,不少粉丝都是通过评论区关注了“刚刚”。
渐渐的,“刚刚”被更多网友发现并关注。有趣、简洁、丰富,这是浏览“刚刚”微博的最大感受。
此前的东京奥运会,正是“刚刚”大范围出圈的时期。在奥运期间,“刚刚”对实时赛程和比赛结果进行发布,对于不能时刻关注比赛的受众来说,这样精简及时的消息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奥运期间,其单日阅读量突破了一亿,单日互动量高达几十万。
东京奥运会期间“刚刚”实时发布比赛进程。图片来源:微博@刚刚
其实, “刚刚”这个帐号背后的运营者刚子是一个94年的男生,大学学的是新闻学,从事自媒体行业,目前全职运营“刚刚”。
以下是全媒派与“刚子”的对话内容。
“我不是机器”
全媒派:你从去年开始做了“刚刚”,但社交媒体上发资讯的专业新闻媒体其实挺饱和的,当时为什么想要做这样一个汇总实时消息的帐号?
刚子:主要是为了完成上学时的小梦想,大学就是学新闻学的,想着如果能做出来一个类似的帐号,也算是大学没白上。
全媒派:“刚刚”一开始的粉丝、互动量和现在相比都是很少的,为什么能够一直坚持做下去?
刚子:其实我挺幸运的,不算是坚持太久,就有了一丢丢的成绩。因为中间有一段时间,我被好几个明星回复了,并且和我深入互动了起来,其中包括张国伟等。一直在默默地感激,再次感谢一下他们。
运动员张国伟和“刚刚”进行互动。图片来源:微博@刚刚
全媒派: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涨粉速度变快了?
刚子:两个阶段吧,和明星们频繁互动的时候,还有东京奥运会的时候。
全媒派:“刚刚”的运营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是有团队一同参与?
刚子:一个人全天战斗,走到哪里都在玩手机的那种。
全媒派:从默默无闻到现在有了440w的粉丝,运营这个帐号的过程中,方法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刚子:有一点吧,刚开始我只是简单重复原博说的话,后来加入了一些允许范围内的有趣总结。效果还是挺明显的,甚至明星当事人也过来评论了。
仅仅一周时间涨粉近40万。图片来源:微博@刚刚
全媒派:这种几乎全天候不间断的热点消息发布需要很高强度的信息检索和筛选能力,刚开始也有很多粉丝以为你是AI,你如何安排自己的作息呢?
刚子:反正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我不是机器,100%人工操作。我每天基本上7点半醒,凌晨1点以后睡觉。中间全部时间都在“冲浪”,偶尔中午信息少的时候会睡一小会儿。
全媒派:这样高强度的热点发布会不会影响到你的个人生活?比如可能会没时间去进行一些娱乐活动。
刚子:平时还好,因为我几乎都在家呆着。出去的时候确实会影响一点,哪天大家在街上看到一个超级投入玩手机的人,可能就是我了。
全媒派:为什么会选择在发布热点消息的同时发布自己的一些动态(比如起床和睡觉)?这种人格化对于帐号运营有怎样的意义?
刚子: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强调我不是机器人,哈哈。这种动态下我回复互动比较多,这是一个增加和粉丝沟通的渠道,更了解粉丝,也就能做得更好。
起床和睡觉博文的评论区已经成为了刚子和粉丝们聊天互动的地方。图片来源:微博@刚刚
全媒派:你如何看待粉丝称呼你为“刚子”?每次和粉丝互动是随机挑选评论吗?还是有选择标准?
刚子:粉丝这么称呼我感觉很开心,我一般称他们为宝,真的就感觉和他们没有距离感。粉丝的评论我会随机翻着看,选择互动也没有标准,哪些评论逗笑我了,或者我觉得有道理的就回复了。
“短快准,且有趣”
全媒派:我们看到你选择发布的内容非常丰富,从时事、财经到娱乐、体育等,你是如何选择发布热点消息的领域和范围的?
刚子:范围没有限制,但每天的发博数量有一定的限制,怕发太多刷屏影响到粉丝。就是大事儿都会发,小事儿选择有趣的发。
全媒派:你是学新闻出身,微博上媒体发布的新闻已经浓缩在百字左右,为什么你会选择这种更短的一句话消息的方式?以及为什么会选择“刚刚体”?
刚子:这个灵感来源于各大热搜榜单,榜单上呈现的往往只有话题,但也足够让你看懂这是一个什么事件,短短的一个屏幕可以展示近10条不一样的热门内容。
选择“刚刚体”,是因为“刚刚体”本来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种格式了。比如,刚刚,我失恋了;刚刚,我发现自己感冒了。这种形式有着天然的认同感和熟悉感,所以有种踩着巨人肩膀在做事的自信感。
全媒派:能不能总结下你对自己所发布的这种短资讯的理解?
刚子:短快准,且有趣。
全媒派:在你看来大家为什么会接受并喜爱一句话消息?现在庞杂的信息市场是否反倒让人很难找到自己想要的资讯?
刚子:大家现在关注的内容和平台太多了,几乎饱和。这个背景下,其实挺需要一个快速、精简、趣味的“汇报”,来满足网友的最大化获取信息的需求。
全媒派:你在微博上发的内容某种程度上有点像新闻标题,一句话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请问是有结合大家现在刷新闻的习惯吗,比如只看新闻标题,而不点进去看新闻内容。
刚子:这个有点像各大App的弹窗push,因为现在的信息真的很多,弹给你的时候通常都是以最小的模块和最精简的标题,你觉得感兴趣了再点进去看。如果都是一大篇信息,那浏览的体验就不好了,不喜欢看的内容也得翻好几下才能跳过去。
全媒派:以后的新闻内容会不会越来越短小精悍?
刚子:我认为新闻的主要发展不会是篇幅上的变化,而是形式和速度上的变化。其实刚刚体只是顺应了微博的发展趋势。
全媒派:什么样的新闻适合用“刚刚体”来呈现?如何在仅有的十几个字中如何把握事件的态度?
刚子:我觉得“刚刚体”只适合一些快讯,有些事件更适合长文或者视频的方式,那样读者才能了解得更准确。
至于事件的总结,还是那句话:短快准,且有趣。
只要是事件,肯定有人物时间地点等元素,套进去就好了。只不过有些内容总结下来会稍微多几个字,也不影响。但如果是事件比较复杂且没有定论和结果,我可能就选择不发了。
全媒派:你现在已经收获了一些关注度,是更有压力了还是更有动力了?未来会一直保持“刚刚体”的风格吗?
刚子:压力还好,因为热度和粉丝的热情让我更有动力了。唯一的压力就是每天的粉丝生日投稿越来越多,手动统计很累哈哈。以后会一直坚持“刚刚体”。
全媒派:你对自己的帐号和内容有什么期许吗?除了收获粉丝和大V的关注,你想带给大家一种什么样的新闻感知?
刚子:希望自己早日突破1000万粉丝,希望能在公益方面献一份力量,希望大家能感受到高效且有趣的即时讯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马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