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中的值类型转换介绍
在JavaScript中进行+、-、*、/、==、!=等运算时,如果操作符左右两边的值类型与预期类型不一致,JavaScript会将操作符两边的值转换成预期的类型后再进行操作。预期值类型为string时,JavaScript会将值转换为string;预期值类型为number时,JavaScript会将值转换为number(如果无法转换为数值,则返回NaN)比如:
console.log(10+"cats");//10cats console.log(10*"cats");//NaN,"cats"willbeconvertedtoNaN console.log(10+"2");//102 console.log(10-"2");//8 console.log(10/"2");//5 console.log(10*"2");//20 console.log(10*"2");//20 console.log("10"*"2");//20
值类型转换规则
JavaScript中的值转换规则可以参考“JavaScript–TheDefinitiveGuide”一书中的Table3-2.JavaScripttypeconversions。比较值得注意的一些地方是:
1.undefined转换成number后结果为NaN。
2.null转换成number后结果为0。
3.空字符串”"转换成number后结果为0。
4.-0转换成string后结果为”0″。
5.空数组[]转换成number后结果为0。
6.仅有一个number成员的数组(如[9])转换成number后结果为该numer值(9)。
当JavaScript将string转换成number时,有两个比较有趣的规则:
1.JavaScript会将字符串开头和结尾处的空白字符删除后再进行转换,因此像”42“这样的字符串可以顺利的被转换成数字42。
2.删除开头和结尾处的空白字符后,如果字符串中依然包含非数字字符,那么该字符串会被转换成NaN。比如:”3m”就会被转换成NaN。
实例:
console.log(10*"3");//30 console.log(10*"3m");//NaN,"3m"willbeconvertedtoNaN
值类型转换与比较
在JavaScript中,等于操作符(==)的使用会涉及到值类型转换:如果==操作符两边的值类型不一致,那么JS会将它们转换成一致的类型后再加以判断。需要小心的是,两个不同类型的值,经过类型转换后也许可以等价,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它们使用==操作符的结果就一定为true。一个简单的例子是undefined和false:将undefined转换成boolean类型后结果刚好为false,但事实上undefined==false的结果却为false。
显式类型转换
使用JavaScript的类型自动转换非常便捷,但同时也很容易带来诸如代码可维护性等问题。为了使程序代码更加清晰、减少歧义,有时会在JS程序中使用显式类型转换:
Number("3")//3 String(false)//"false" Boolean([])//true
大多数情况下,显式类型转换的结果与JS自动类型转换的结果是一致的;但存在1个特例:当将null或者undefined自动转换成Object时,JS将抛出TypeError错误;但当显式地将null或者undefined转换成Object时,JS将返回一个空的对象:
console.log(Object(undefined));//emptyobject console.log(Object(null));//emptyobject
同时,如果显式转换所指定的类型与JS自动转换所指定的类型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比如之前所提及的undefined==false结果为false;如果显式指定转换类型为Boolean,那么得到的结果就为true了:
console.log(undefined==false);//false console.log(Boolean(undefined)==Boolean(false));//true
对类型自动转换的使用
在JS中,可以使用值类型的自动转换,通过操作符来达到和显式转换一样的效果,比如:
console.log(false+"");//"false" console.log(+false);//0 console.log(!!3);//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