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中setTimeout和setInterval的最大延时值详解
前言
JavaScript提供定时执行代码的功能,叫做定时器(timer),主要由setTimeout()和setInterval()这两个函数来完成。而这篇文中主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关于JS中setTimeout和setInterval最大延时值的相关问题,需要的朋友们下面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先来看这样一段代码:
functionupdate(){
loadData().then(function(data){
$('#content').html(data.content);
vardelay=data.nextUpdateTime-newDate();
if(delay>0){
setTimeout(update,delay);
}
});
}
其流程非常简单:通过AJAX加载数据后更新HTML的内容;如果有指定下次更新时间,则通过计时器在该时间点再执行一次整个流程。
要说这段代码有什么隐患的话,那就是data.nextUpdateTime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即delay变量的值)比较小的时候,会导致内容频繁更新。但这是属于正常的业务逻辑,要优化就只能牺牲内容更新的即时性。然而这里我要说的是,当时间差非常大的时候,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下面模拟一下这个场景:
functionlog(){
console.log('executed');
}
varnextUpdateTime=newDate();
//设为一个月后
nextUpdateTime.setMonth(nextUpdateTime.getMonth()+1);
vardelay=nextUpdateTime-newDate();
setTimeout(log,delay);
这段代码的原意是让log函数在一个月后执行,但是运行一下就可以发现,该函数会马上执行。为什么会这样呢?
搜一下相关内容可以发现,setTimeout是使用Int32来存储延时参数值的,也就是说最大的延时值是2^31-1。一旦超过了最大值,其效果就跟延时值为0的情况一样,也就是马上执行。
这个最大的延时值已经接近一个月了,一般情况下,用户也不会长时间开着一个网页,如果真开了这么久,那就刷新一下吧:
functionupdate(){
loadData().then(function(data){
$('#content').html(data.content);
vardelay=data.nextUpdateTime-newDate();
if(delay>0){
//限制最大延时值为一天
varONE_DAY=24*60*60*1000;
if(delay>ONE_DAY){
setTimeout(function(){
window.location.reload();
},ONE_DAY);
}else{
setTimeout(update,delay);
}
}
});
}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setInterval中。这也算是Javascript中一个比较隐蔽的坑了。
总结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如果有疑问大家可以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