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6入门教程之let和const命令详解
前言
在javascript中,我们都知道使用var来声明变量。javascript是函数级作用域,函数内可以访问函数外的变量,函数外不能访问函数内的变量。
函数级作用域会导致一些问题就是某些代码块内的变量会在全局范围内有效,这我们是非常熟悉的:
for(vari=0;i<10;i++){ console.log(i);//0,1,2...,9 } console.log(i);//10 if(true){ vars=20; } console.log(s);//20
在es6中增加了let(变量)和const(常量)来声明变量,使用的是块级作用域,变量声明只在代码块内有效,下面来看看详细的介绍:
let命令
ES6新增了let命令用于声明变量。它的用处和var很相似,只不过let所声明的变量只在let命令所在的代码块内有效。
看下下面代码:
{ leta=10; varb=9; } alert(a);//ReferenceError:aisnotdefined alert(b);//9
再看看下面代码:
vara=[]; for(vari=0;i<10;i++){ varc=i; a[i]=function(){ console.log(c); }; } a[6]();//9
而如果使用let声明的话,最后输出的值是“6”。代码如下:
vara=[]; for(vari=0;i<10;i++){ letc=i; a[i]=function(){ console.log(c); }; } a[6]();//6
此外,let声明的变量不会提升。看下下面的代码片段。
functiondo_someting(){ console.log(a);//ReferenceError leta=2; }
最后,let不允许在相同的作用域内,重复声明同一个变量。
//报错 { leta=10; vara=1; } //报错 { leta=10; leta=1; }
let实际上是JavaScript增加的块级作用域。
functionfoo(){ letn=6; if(true){ letn=10; } console.log(n);//6 }
上面代码有两个代码块,都声明了n变量,运行后输出的是6。这表明外层代码块不受内层代码块的影响。如果,改成使用var定义变量n的话,最后输出的就是10.
另外,ES6还规定,函数本身的作用域在其所在的代码块作用域之内。
functionf(){console.log("Iamoutside");} (function(){ if(false){ //重复声明一次函数f functionf(){ console.log("Iaminside"); } } f(); }());
上面的代码片段,在ES5中运行会得到“Iaminside”,但是在ES6中运行,则会得到“Iamoutside”。
const命令
const是用来声明常量的。一旦声明,其值就不能改变。
constPI=3.1415; console.log(PI);//PI PI=3; console.log(PI);//3.1415 constPI=3.1; console.log(PI);//3.1415
有一点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对常量的重复定义不会报错,它只会默默的失败。
const的作用域与let命令相同:即只在声明所在的块级作用域内有效。
if(condition){ constMAX=5; } //常量MAX在此处不可见(或者说不可得)
此外,const常量也不可重复声明。
varmessage="Hello!"; letage=25; //以下两行都会报错 constmessage="Goodbye!"; constage=30;
总结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如果有疑问大家可以留言交流,谢谢大家对毛票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