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上下文管理器及自定义原理解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上下文管理器原理解析,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Python提供了with语法用于简化资源操作的后续清除操作,是try/finally的替代方法,实现原理建立在上下文管理器之上。
Python提供了一个contextmanager装饰器,更进一步简化上下管理器的实现方式。
上下文管理器是Python2.5之后才出现的概念。上下文管理器规定了某个对象的使用范围,当进入或者离开了使用范围,都会有相应的一些调用,比如代码块开始时执行一些准备,代码块结束时结束一些操作。它更多的是用于资源的分配和释放上,即在开始时分配资源,结束时释放一些资源。比如在执行数据库查询时要建立连接,查询结束后要释放连接;写文件时要先打开文件,写结束后,要关闭文件等等。还有,就是资源的加锁和解锁,比如在使用多线程时,可能会用到加锁和解锁。
上下文管理器可以通过使用更可读、更精简的代码实现资源的分配与释放。
复制代码
with的使用
对于上下文管理器的使用,最常见的是使用with语句,with语句可构建资源的分配与释放的语法糖。
因为with语句就是为支持上下文管理器而存在的,使用上下文管理协议的方法包裹一个代码块(with语句体)的执行,并为try...except...finally提供了一个方便使用的封装。
一般语法:
defload_data(filename): f=file(filename,'w') try: f.write('testfile') finally: f.close()
使用with:
#使用with withopen('test.txt','w')asf: f.write('Python')
通过with语句在编写代码时,会使代码变得更加简洁,不用再去关闭文件。
我们并不需要写文件的关闭操作,文件会在使用完后自动关闭。
with的执行原理
实际上,在文件操作时,并不是不需要写文件的关闭,而是文件的关闭操作在with的上下文管理器中的协议方法里已经写好了。当文件操作执行完成后,with语句会自动调用上下文管理器里的关闭语句来关闭文件资源。
上下文管理协议(contextmanagementprotocol)
ContextManager,上下文是context直译的叫法,在程序中用来表示代码执行过程中所处的前后环境。
上下文管理器中有__enter__和__exit__两个方法,以with为例子,__enter__方法会在执行with后面的语句时执行,一般用来处理操作前的内容。比如一些创建对象,初始化等;__exit__方法会在with内的代码执行完毕后执行,一般用来处理一些善后收尾工作,比如文件的关闭,数据库的关闭等。
上下文管理协议包括两个方法:
contextmanager.__enter__()从该方法进入运行时上下文,并返回当前对象或者与运行时上下文相关的其他对象。如果with语句有as关键词存在,返回值会绑定在as后的变量上。
contextmanager.__exit__(exc_type,exc_val,exc_tb)退出运行时上下文,并返回一个布尔值标示是否有需要处理的异常。如果在执行with语句体时发生异常,那退出时参数会包括异常类型、异常值、异常追踪信息,否则,3个参数都是None。
with语句的语法如下:
withEXPRasVAR: BLOCK
with和as是关键词,EXPR就是上下文表达式,是任意表达式(一个表达式,不是表达式列表),VAR是赋值的目标变量。"asVAR"是可选的。
上述语句的底层实现可以这样描述:
mgr=(EXPR) exit=type(mgr).__exit__#并没有调用 value=type(mgr).__enter__(mgr) exc=True try: try: VAR=value#如果有"asVAR" BLOCK except: #这里会处理异常 exc=False ifnotexit(mgr,*sys.exc_info()): raise #如果__exit__返回值是false,异常将被传播;如果返回值是真,异常将被终止 finally: ifexc: exit(mgr,None,None,None)
这样with语句的执行过程就很清楚了。
- 执行上下文表达式,获取上下文管理器
- 加载上下文管理器的__exit__()方法以备后期调用
- 调用上下文管理器的__enter__()方法
- 如果with语句有指定目标变量,将从__enter__()方法获取的相关对象赋值给目标变量
- 执行with语句体
- 调用上下文管理器的__exit__()方法,如果是with语句体造成的异常退出,那异常类型、异常值、异常追踪信息将被传给__exit__(),否则,3个参数都是None。
也可以将多个表达式组织在一起。
withA()asa,B()asb: BLOCK
它等价于
withA()asa:withB()asb:BLOCK
注:多上下文表达式是从python2.7开始支持的
自定义上下文管理器(模拟with打开文件)
要实现一个自定义的上下文管理器,肯定要实现两个方法,一是进入对象范围时的准备工作,二是离开对象范围时的结束工作。
Python提供了两个类的方法分别实现上述功能:
- __enter__进入对象范围时(一般代码块开始)被调用;
- __exit__离开对象范围时(代码块结束)呗调用;
因此,一个Python类,只要实现了上述两种方法,就可以说是一个上下文管理器。
classMyOpen(object): def__init__(self,path,mode): #记录要操作的文件路径和模式 self.__path=path self.__mode=mode def__enter__(self): print('代码执行到了__enter__......') #打开文件 self.__handle=open(self.__path,self.__mode) #返回打开的文件对象引用,用来给as后的变量f赋值 returnself.__handle #退出方法中,用来实现善后处理工作 def__exit__(self,exc_type,exc_val,exc_tb): print('代码执行到了__exit__......') self.__handle.close() #a+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如果该文件已存在,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文件打开时会是追加模式。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用于读写。 withMyOpen('test.txt','a+')asf: #创建写入文件 f.write("HelloPython!!!") print("文件写入成功")
通过执行顺序,可以看到文件写入操作执行完之后,自动调用了__exit__方法,做了善后处理工作。
代码执行到了__enter__...... 文件写入成功 代码执行到了__exit__......
__exit__方法的参数
__exit__方法中有三个参数,用来接收处理异常,如果代码在运行时发生异常,异常会被保存到这里。
exc_type:异常类型
exc_val:异常值
exc_tb:异常回溯追踪
#编写两个数做除法的程序,然后给除数穿入0 classMyCount(object): #接收两个参数 def__init__(self,x,y): self.__x=x self.__y=y #返回一个地址(实质是被as后的变量接收),实例对象就会执行MyCount中的方法:div() def__enter__(self): print('代码执行到了__enter__......') returnself def__exit__(self,exc_type,exc_val,exc_tb): print("代码执行到了__exit__......") ifexc_type==None: print('程序没问题') else: print('程序有问题,如果你能你看懂,问题如下:') print('Type:',exc_type) print('Value:',exc_val) print('TreacBack:',exc_tb) #返回值决定了捕获的异常是否继续向外抛出 #如果是False那么就会继续向外抛出,程序会看到系统提示的异常信息 #如果是True不会向外抛出,程序看不到系统提示信息,只能看到else中的输出 returnTrue defdiv(self): print("代码执行到了除法div") returnself.__x/self.__y withMyCount(1,0)asmc: mc.div()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毛票票。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zq8825#qq.com(发邮件时,请将#更换为@)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