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单例模式的知识点详解
懒汉模式与饿汉模式
懒汉模式就是懒加载,用到的时候去加载,存在线程安全问题,需要手动地加锁控制。它的优点是类加载的速度比较快,按需加载,节省资源。
饿汉模式就是在类加载的时候会创建出实例。它天生就不存在线程安全问题。但是类加载的速度会变慢且耗费资源。
懒汉模式-单重检查
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classLazySingleton{
privatestaticLazySingletonsingletoninstance=null;
privateObjectdata=newObject();
//私有化构造方法
privateLazySingleton(){
}
//加锁访问
publicstaticsynchronizedLazySingletongetInstance(){
if(singletoninstance==null){
singletoninstance=newLazySingleton();
}
returnsingletoninstance;
}
publicObjectgetData(){
returndata;
}
publicvoidsetData(Objectdata){
this.data=data;
}
}
测试代码如下:
publicclassTestThreadextendsThread{
@Override
publicvoidrun(){
LazySingletoninstance=LazySingleton.get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instance.getData());
}
}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for(inti=0;i<10;i++){
TestThreadt=newTestThread();
t.start();
}
}
}
运行结果如下:
java.lang.Object@306d3b64
java.lang.Object@306d3b64
java.lang.Object@306d3b64
java.lang.Object@306d3b64
java.lang.Object@306d3b64
java.lang.Object@306d3b64
java.lang.Object@306d3b64
java.lang.Object@306d3b64
java.lang.Object@306d3b64
java.lang.Object@306d3b64
打印出同一个object对象,表明是从同一个LazySingleton对象中获取的数据。
但是上述代码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多个线程同时访问getInstance()方法都是排队式的,即使该instance已经被创建的情况下。然而,如果该instance已经被创建,是可以支持并发访问的。需要对锁的控制细粒度化。
懒汉模式-双重检查
publicclassLazySingleton{
//声明为volatile变量
privatestaticvolatileLazySingletonsingletoninstance=null;
privateObjectdata=newObject();
privateLazySingleton(){
}
publicstaticsynchronizedLazySingletongetInstance(){
if(singletoninstance==null){
synchronized(LazySingleton.class){
//这个第二重的的检查是必要的
if(singletoninstance==null)
singletoninstance=newLazySingleton();
}
}
returnsingletoninstance;
}
publicObjectgetData(){
returndata;
}
publicvoidsetData(Objectdata){
this.data=data;
}
}
第二重检查是为了防止:
线程A发现instance未被创建,于是申请锁,进入临界区创建instance;于此同时另一个线程也发现instance未被创建,于是也要申请锁去创建instance,问题就这样发生了。而且,这个instance变量要被声明为volatile,也就是其中一个线程对它就行修改之后(也就是实例化),这一修改立马对其他线程可见,避免了无谓的等待。
检查代码同上,运行结果同上。
饿汉模式
publicclassHungerSingleton{
privatestaticfinalHungerSingletonsingletoninstance=newHungerSingleton();
privateObjectdata=newObject();
privateHungerSingleton(){
}
publicstaticHungerSingletongetInstance(){
returnsingletoninstance;
}
publicObjectgetData(){
returndata;
}
publicvoidsetData(Objectdata){
this.data=data;
}
}
在加载该类的时候就立马去实例化instance,不存在线程安全问题(由jvm保证线程安全问题),但是存在资源浪费、加载速度慢的问题。
检查代码同上,运行结果同上。
Holder模式
就是利用一个静态内部类来实现instance的实例化。这里利用了静态内部类的一个特性:该内部类的实例与外部类的实例没有绑定关系,而且只有被调用到才会装载,从而实现了延迟加载
publicclassHolderSingleton{
privateObjectdata=newObject();
privateHolderSingleton(){
}
privatestaticclassInnerClass{
privatestaticHolderSingletonsingletoninstance=newHolderSingleton();
}
publicstaticHolderSingletongetInstance(){
returnInnerClass.singletoninstance;
}
publicObjectgetData(){
returndata;
}
publicvoidsetData(Objectdata){
this.data=data;
}
}
测试代码同上,运行结果同上。
在加载InnerClass的时候才会去实例化这个instance,实现了延迟加载,并且同饿汉模式一样,由jvm保证线程安全。这种方法值得推荐。
应用场景:
在整个系统中,只允许共用一个实例的类适合用单例模式来实现,比如:
网站的计数器,只允许存在一个计数器实例;
线程池,只允许存在一个线程池对象;
连接池,只允许存在一个连接池对象;
知识点扩充:
1.为什么要使用单例模式?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很多对象通常占用非常重要的系统资源,比如:IO处理,数据库操作等,那我们必须要限制这些对象只有且始终使用一个公用的实例,即单例。
2.单例模式的实现方式
构造函数私有化,防止其他类生成唯一公用实例外的实例。且单例类应该被定义为final,也就是说单例类不能被继承,因为如果允许继承那子类就都可以创建实例,违背了类唯一实例的初衷。
类中一个静态变量来保存单实例的引用。
一个共有的静态方法来获取单实例的引用。
3.单例模式的UML类图
4.单例模式的经典实现方式
- 饿汉式:一开始就创建好实例,每次调用直接返回,经典的“拿空间换时间”。
- 懒汉式:延迟加载,第一次调用的时候才加载,然后返回,以后的每次的调用就直接返回。经典“拿时间换空间”,多线程环境下要注意解决线程安全的问题。
- 登记式:对一组单例模式进行的维护,主要是在数量上的扩展,通过线程安全的map把单例存进去,这样在调用时,先判断该单例是否已经创建,是的话直接返回,不是的话创建一个登记到map中,再返回。
以上就是本次毛票票小编结合多篇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zq8825#qq.com(发邮件时,请将#更换为@)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