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Python 方法之类方法 & 静态方法
写在之前
这几天的阅读量蜜汁低,是什么原因我也没搞清楚,如果你们觉得我哪里写的有问题,或者是哪里不好,欢迎后台或者微信告知我,先行谢过。
昨天的文章详解类方法之绑定方法与非绑定方法中写了方法中的绑定方法和非绑定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剩下的「类方法」和「静态方法」。
类方法&静态方法
在开始之前,先让我们来看下面一段代码:
classSample: language="C++" def__init__(self): self.language="python" defget_class_attr(cls): returncls.language if__name__=="__main__": print("sample.language:",Sample.language) r=get_class_attr(Sample) print("getclassattribute:",r) f=Sample() print("instanceattribute:",f.language)
上述代码在类Sample中,定义了一个属性language=“C++”,这个是「类属性」;在初始化方法中,又定义了self.language=“python”,这个是「实例属性」。
知道了这个,我们然后来分析一下函数get_class_attr(cls),在这个函数中参数用的是cls,从函数体来看,要求它引用的对象应该具有属性language,这说明,不是随随便便哪个对象都可以。很巧的是在前面定义的类Sample中就有language这个属性,于是在调用这个函数的时候,就直接将该类对象作为方法get_class_attr()的参数。
Sample.language是要得到类属性的值,get_class_attr(Sample)所返回的就是类Sample的属性Sample.language的值,所以对于上述例子来说,前面两个print()函数打印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f=Sample()则是创建了一个实例,然后通过f.language访问实例属性。所以对于上述的代码的运行结果如下所示:
sample.language:C++ getclassattribute:C++ instanceattribute:python
不知道经过我上述的解释你是否明白了,如果没明白,建议你再仔细对比一下上述的运行结果和分析的过程。
在上述的例子中,比较特殊的函数应该是get_class_attr(cls),它是写在类的外面的,然而这个函数又只能调用前面写的那个类对象,因为不是所有对象都有那个特别的language属性,这种函数写在外面不利于后期的维护,我们应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而避免的方法就是把函数和类写在一起,所以就有了下面这种写法:
classsample: language="C++" def__init__(self): self.language="python" @classmethod defget_class_attr(cls): returncls.language if__name__=="__main__": print("sample.language:",sample.language) r=sample.get_class_attr() print("getclassattribute:",r) f=sample() print("instanceattribute:",f.language) print("instanceget_class_str:",f.get_class_attr())
在上面这个修改的代码中,出现了@classmethod,这是一个装饰器,我们在函数的那部分讲到过。这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classmethod所装饰的方法的参数中,第一个参数不是self,这个和我们常规认识中的类的方法有所区别。这里使用了参数cls,这是习惯的写法,当然用其它的也可以。让我们来看一下运行的结果:
sample.language:C++
getclassattribute:C++
instanceattribute:python
instanceget_class_str:C++
通过上面的运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通过类还是实例来执行get_class_attr()得到的结果都是类属性的值,这说明装饰器@classmethod所装饰的方法,它的参数cls引用的对象是类对象Sample。
至此,「类方法」的定义就出来了:类方法,就是在类里面定义的方法。该方法由装饰器@classmethod装饰,其第一个参数cls引用的是这个类对象,即将类本身作为作为引用对象传到这个方法里。
知道了类方法以后,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思路理解另一个方法「静态方法」,我们还是先来看一段代码:
importrandom defjudge(n): num=random.randint(1,100) returnnum-n>0 classSample: def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name defget_name(self,age): ifjudge(age): returnself.name else: return"thenameisstupid" if__name__=="__main__": s=Sample('rocky') name=s.get_name(23) print(name)
先看一下上面的代码,类Sample里面使用了外面的函数judge(n),这种类和函数的关系也是因为相互关联,所以后期的程序维护可能会出问题,于是为了便于维护,我们同样对程序进行了修改:
importrandom classSample: def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name defget_name(self,age): ifself.judge(age): returnself.name else: return"thenameisstupid" @staticmethod defjudge(n): num=random.randint(1,100) returnnum-n>0 if__name__=="__main__": s=Sample('rocky') name=s.get_name(23) print(name)
同样是经过修改优化,将原来在类外面的函数放到了类里面。但是这不是简单的移动,还要在函数的前面加上@staticmethod装饰器,并且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个函数在类的里面,但是跟别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它的第一个参数也不是self,当我们要使用它的时候,可以通过实例调用,比如self.judge(n),也可以通过类调用这个方法,比如sample.select(n)。
从上面的程序可以看出,尽管judge(n)位于类里面,但它确实一个独立的方法,与类本身没有关系,仅仅是为了免除前面所说的后期维护上的麻烦。但是它也有存在的道理,上面的例子就是一个典型的说明。
所以「静态方法」的定义也就出来了:在类的作用域里面,前面必须要加上一个@staticmethod装饰器,我们将这种方法命名为静态方法。
写在之后
方法是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所讲的类方法和静态方法让我们在使用类的时候有了更加便利的工具。
「方法」的这一块到这里就补充完了,之后我们将继续学习OOP的剩下两个特征:「多态」和「封装」,敬请期待。
如果你觉得本篇文章让你有所收获,欢迎点赞转发,你的支持是对我码字最大的动力,分享永远在路上,我们一起加油。
Theend。
以上就是深入了解Python方法之类方法&静态方法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python类方法和静态方法的资料请关注毛票票其它相关文章!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zq8825#qq.com(发邮件时,请将#更换为@)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